着眼质量安全 夯实发展基础
——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孵化基地,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近年来,各类孵化基地层出不穷,打造了多样化、多元化的资源共享平台。在沧州有这样一个孵化基地——标准化孵化基地,这里搭建了一个集标准化技术研究、咨询、服务开发应用于一体的服务平台,组建了一支熟悉国际国内标准制定规则、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标准化专家队伍,每天都在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更新、更全、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生产需求的标准化服务。
还未进入标准化孵化基地,就在门口听到打印机传来的唰唰声,原来基地正在为企业打印着标准文本。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6年7月。为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创新应用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引领作用,助力质量强市创建,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应运而生。
一年来,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以建设“标准研制服务平台、标准资源共享平台、标准信息预警平台、标准化交流平台和标准化人才培养平台”为依托,创新“标准化+科技创新”“标准化+先进制造”的工作机制,主动对接产业资源、对接科技成果、对接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标准化服务。针对小产业群标准“弱、散、低、软”问题,基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制修订、标准查新等服务,解决企业无标生产问题;针对部分主导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查询服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河北标准化院、中国质检出版社、省级质检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提高标准化研究和标准制修订水平。与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加强沟通联系和标准化宣传,不断提高企业的标准意识,探索制定推广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基地负责人方国明介绍说。
目前,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两套系统,一套为与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对接的标准资源远程投送系统,另一套为与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对接的标准查新系统。“以往企业、事业单位等需要的标准都得去北京、石家庄采购,造成时间、人力、资金的无谓消耗,现在有了标准化孵化基地,免费得到标准文本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据基地工作人员李军介绍,她们利用标准资源远程投送系统中的5万项标准资源,整合、优化标准和技术法规信息,建成了涵盖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技术法规等各类资源的数据库,打造了国内最大、国际一流的响应快、资源共享、品质齐全、数据权威、覆盖所有行业领域的标准、技术法规服务平台。“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按需查询和原版印刷服务,从标准查询到获取纸质标准文本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三分钟,而且费用全部由基地来承担。”
吴桥桑园镇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致力于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指导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乡村。吴桥县质监局承担了美丽乡村的标准体系建设和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前期筹备工作中,我们需要购进大量的标准作为指导,我们之前跑了北京、石家庄几次,都没能把需要的标准收集齐。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得知后,主动为我们搜集打印了涵盖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内容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百余份,为我们节省了万来块钱的标准文本费不说,单单是人力和时间这块都节省了不少。”吴桥县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宁国平介绍。
河北省管道元件产品质检站也是受益单位之一。该站承担钢制管道、法兰、管件、扣件4大类产品的授权检验。为提供更快速、更优质的检验技术服务,该质检站实验室认证认可项目需要大量的标准提供支撑,但一直受限于不能随时掌握相关标准更新情况,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的出现解决了该质检站的燃煤之急。“基地一次性为我们查询了290余项标准,其中国标《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 246-2007)于2018年4月1日作废,新的国标于4月1日正式实施。幸亏查新及时,否则就会带来不可预想的麻烦。”河北省管道元件产品质检站负责人说,以后标准化孵化基地就成了质检站的“标准后盾”,随时跟踪相关标准的修订状态,再也不会担心有标准参考不准确的事情发生。
“我们与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对接的标准查新系统,正好解决了标准滞后问题,比如企业及检验机构标准更新不及时、搜集不方便,可以为用户提供权威的标准有效性报告,满足其生产、认证认可、实验室扩项及日常标准的使用”方国明介绍,截至目前,该基地已为沧州市纤检所、公安局环保支队、河北金亿嘉环境监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40余家单位提供标准文本的下载、打印312份,标准查新1162条,为中小微企业制修订标准22个,为相关单位节省数万元费用。
在积极探索标准资源共享的同时,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瞄准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组建了一支熟悉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规则、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的标准化专家队伍,为企业提供标准制修订、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服务。目前,这支队伍已吸收12名专家,这些专家包括了机械、化工、建材、轻工、食品等多个行业的权威人士。通过定期组织专家为企业答疑解惑,建立各企业标准化负责人的沟通机制,基地帮助企业培养一批懂标准、用标准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提高了企业的标准化认识,更积极地参与标准化建设。自2017年底以来,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已相继邀请杭州标准化研究院、天津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出版社的专家,开展了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知识、服务业标准化知识、条码知识等培训,全市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社会全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的标准负责人500余人接受培训。
“通过几次标准化学习,我们公司的领导和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大幅提高,在沧州标准化孵化基地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相关的企业标准化体系,我们的管理更规范、生产更规范、售后服务也更规范。” 某企业标准化负责人苑振岭称。
标准提质量,任重而道远。作为沧州市乃至全省唯一一家标准化孵化基地,沧州市标准化孵化基地将继续遵循“权威、专业、高效、优质、文明”的服务理念,以助推质量强市为中心,以精准服务企业为重心,建成有沧州特色的标准孵化基地,搭好平台,搞好服务,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