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见问题
室内空气净化产品标准化研究系列之一:被动式产品标准化
发布时间:2016-8-18 10:27:47    点击量:1389

近两年,国内雾霾频发,人们在减少户外活动的同时愈加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已成为中国市场在特定环境下的新宠儿。空气净化产品按其运行方式即有无风机动力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净化产品。

目前,我国室内空气被动式净化产品关于净化功能的现行评价标准有轻工业行业标准QB/T2761-2006《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建材行业标准JC/T1074-2008《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敷材料净化性能》,以及国家标准GB/T23761-2009《光催化空气净化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是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被动式净化产品净化效果的测定方法。该标准对净化治理服务企业,以及消费者选择什么样的空气净化产品起到指导作用。标准中选用15m3试验舱作为检测平台;测试污染物较广,包括甲醛、氨、苯系物及TVOC等;采取污染物一次性投放的静态方式进行测试;以污染物去除率作为产品的评价指标。该标准适用于各种被动式净化产品。与之相比较,《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敷材料净化性能》适用范围相对集中,主要针对具有净化功能的室内装饰、装修涂敷材料及喷涂材料;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壁纸、天花板等装饰材料可参照该标准。该标准以1m3玻璃舱作为检测平台;测试污染物仅为甲醛和甲苯;同《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一样,采取污染物一次性投放的静态方式进行测试;以净化性能(依据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率分级)、净化效果持久性作为产品评价指标。该标准以材料性能测试为主,兼顾应用效果评价。而《光催化空气净化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则完全体现净化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标准针对气相环境中使用的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光催化材料展开;采用内部装有200mm×100mm支撑块的光催化反应器;污染物仅为乙醛一种;采取污染物恒流、连续通过反应器的动态方式进行测试;以污染物的去除率、去除量,以及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

通常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会考虑两个问题:其一,对于一定污染浓度的房间,在使用产品后多久可以将室内污染物降至标准限值以下;其二,产品何时需要更换,这就涉及产品使用寿命或饱和吸附量的问题。同时,在多个评价指标共存的情况下,如何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而现行标准的评价指标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相关研究者提出建立评价指标净化速度(将污染物降至国标限值以下所需时间)、总净化量(单位量的净化产品将污染物降至标准浓度限值以下的污染物的总量),以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用以回答上述3个问题。也有研究人员借用洁净空气量的概念,提出以单位质量洁净空气量作为评价指标,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另外,被动产品使用过程中自身释放的污染物也应列入标准的测试范围。同时,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的测评标准中,忽略了颗粒物的净化测评。虽然传统的被动式净化产品少有对颗粒物的净化功能,但具有颗粒物净化功能的新型被动式净化产品不断涌现,关于颗粒物净化评价也将成为未来标准建立和修订中的必备内容。

摘自《标准科学》2016年第7期,原题为《浅谈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及其测评标准》 

/杨华  刘清珺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