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标准化动态
器材类体育用品有害物质限量安全标准亟待出台
发布时间:2016-9-2 10:15:22    点击量:1338

体育用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砷、铅、汞、镉邻苯二甲酸酯和多环芳烃等,导致消费者使用安全的案件有逐年呈上升趋势。但我国现行标准中器材类体育用品有害物质限量指标覆盖率极低,基础性安全标准亟待出台。

运动器材按使用的原材料分为木制、铁(合金)制、塑料、橡胶、塑胶、皮革等;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可分为切割、胶粘、喷涂(油漆)、喷塑等。将原材料和加工方法和工艺综合归纳起来,存在有害物质可能的材质可分为四大类即:(1)复合木、竹制品;(2)表面涂层类(喷漆、喷塑);(3)塑料类、塑胶(橡胶)类;(4)皮革类(真皮、合成革、人造革)。这些接触皮肤的材质在生产过程或者后期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化学残留,这些有害物质的残留如果过量就会对人身体造成危害。

GB/T23868-2009《体育用品的分类》中运动器材分竞赛器材(运动项目器材、运动通用器材、裁判器材)、训练器材、其他运动器材三大类,现行标准中只有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对有害物质限量做了明确规定,还有一个即将发布的文体用品国标对VOC做出了规定,其他产品均没有对有害物质的种类及限量做规定。

国家环保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和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发现,大量的体育用品和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检验无安全标准可依,但检验需求却极大,几乎所有进行委托检验的客户都希望做安全指标,以此证明自己产品或自己使用的产品是环保的,我们只能向广大客户推荐参照其他行业类似标准,由此造成了体育用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使用杂乱无章,检测方法没有针对性和可比性,检验数据重现性差。

另外由于体育用品与建材、轻工等行业的产品使用目的和环境不同,限量值的设定和检验方法的确认还应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论证确定,例如:体育运动器材有室内和室外之分,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标准制定方向为室内;运动器材塑胶类配件无安全标准可依。目前,器材类体育用品种类繁多,并且新产品层出不穷,基础性安全标准出台已刻不容缓。

摘自《中国标准化》2016年第7期,原题为《现行标准对体育用品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制与分析》

文/郁岩 郝鹏 吴晓燕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