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1-13日,由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论坛”在成都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美国FDA驻华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美国强生公司等机构专家、代表约1000余人出席大会。大会由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主任薛斌主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焦红到会,并致辞。
大会当天与会代表围绕国际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规、唯一器械标识与命名、创新产品应用等内容展开研讨,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专员王兰明就“中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与代表进行经验分享;美国FDA驻华办代理助理主任David Dar就“美国医疗器械法规及管理战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为使与会代表了解我国医疗器械分类有关标准制定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志军以“医疗器械分类及标准工作新进展”为题就最新分类标准制定情况与存在问题发表演讲。
围绕大会主要议题,同期还召开了12个分论坛,其中,在“唯一器械标识与全球医疗器械命名”分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就目前国际唯一器械标识政策法规、应用情况进行了精彩演讲,主要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二处处长李军以“CFDA在医疗器械命名与编码法规制度方面的最新进展”为题进行演讲,强调了未来中国唯一器械标识法规出台的重要意义;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环球办公室医疗卫生部副主席Ulrike Kreysa以国际医疗行业发展为背景,提出了基于GS1标准的唯一器械标识对于提升医疗供应链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孔洪亮从具体实施层面,就“基于GS1标准唯一器械标识的实施步骤与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解析。
本次大会旨在为医疗领域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的同时,推进了新技术、新标准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患者安全。
来源: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应用推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