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标准解读
《取水定额》4项国家标准:用水效率提升20%
发布时间:2016-10-28 8:46:02    点击量:1342
标准制定背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左右,缺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推动工业节水,我国从2002年以来陆续发布了19项涉及电力、钢铁、石油化工、纺织、造纸、食品发酵和有色金属等主要高用水行业的取水定额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节水技术进步、用水管理水平和用水效率的提升。

本次发布的化纤长丝、真丝绸、淀粉糖和堆积型铝土矿等四项取水定额国家标准,涉及纺织、食品发酵和有色金属等高用水行业。2013年,化纤长丝产品的年用水量在8亿吨左右,超过纺织行业总量的21%。真丝绸产品,2013年仅缫丝用水量就达到了1.8亿立方米。而且生产化纤长丝、真丝绸、淀粉糖和堆积型铝土矿四类产品的大部分企业用水效率较低,单位产品取水量远高于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因此,急需对这四类产品制定取水定额标准,促进行业整体的节水技术进步和企业的转型升级。


标准主要内容

本次发布的四项取水定额标准为:《取水定额  第17部分:堆积型铝土矿生产》、《取水定额  第20部分:化纤长丝织造产品》、《取水定额  第21部分:真丝绸产品》、《取水定额  第22部分:淀粉糖制造》。四项标准分别对堆积型铝土矿生产、淀粉糖制造、化纤长丝织造和真丝绸产品加工生产的取水量供给范围和计算、取水定额分级和指标等进行了规定。取水定额指标为单位产品取水量,分为三级,即现有企业、新建企业和先进企业。现有企业取水定额是计划用水和取水许可核算的重要依据,原则上淘汰20%左右的落后产能。新建企业取水定额作为新建和改扩建的准入要求,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国内先进水平。先进企业取水定额为鼓励和引导性指标,为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

化纤长丝织造包括:涤纶长丝、锦纶长丝和锦纶长丝织物;真丝绸产品包括:生丝、绢丝、坯绸、色丝、真丝绸针织物和真丝绸机织物;淀粉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


标准制定的意义

这四项重点工业行业取水定额国家标准的发布,对于指导和规范化纤长丝、真丝绸、淀粉糖和堆积型铝土矿生产和制造,促进企业节水技术进步,提高用水效率,推进工业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估算,这四项标准发布实施后,其单位产品的取水量将有20%左右的下降,用水效率提升20%。

同时,这四项标准的制定发布,完善了我国取水定额标准体系,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了23项取水定额国家标准,覆盖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纺织、造纸、食品发酵等重点用水行业,有效支撑我国用水定额管理制度的实施,为取水许可、用水计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