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标准解读
《大型活动安全要求》5项国家标准:提高公共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发布时间:2016-10-31 15:34:03    点击量:1588
标准制定背景

近年来,我国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日益增多,大型活动的举办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我国现行的标准和规范中,大型活动中安保资源、安保机构、安保人员等的构成及要求均未做出规定。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型活动举办规模、举办频次、参与人数、资金投入等快速增长、安全理念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制定大型活动安全系列标准的目的是为通过对国外大型活动安全保障标准化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比我国大型活动安全保障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适用于我国大型活动安全运营要求的安全保障标准,促进活动组织者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使各类活动可持续性的管理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为大型活动的安全运营提供依据。



标准主要内容


1、《大型活动安全要求 第1部分: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是以实现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办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系统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并得出评估报告的活动。标准规定了大型活动安全评估的原则、内容和程序,并给出了安全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格式要求。大型活动从筹备到闭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标准要求大型活动安全评估必须以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理论作指导,确保真实反应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状况。

2、《大型活动安全要求 第2部分:人员管控》

为保障大型活动的安全运行,明确在活动中对人员采取必要的安检、监视监测和控制措施。本标准通过分析人群流动的相关因素,研究现有的人群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对大型活动的人员监控程序、级别、水平等做出明确要求,并在明确人员监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预警及处置措施。

3、《大型活动安全要求 第3部分:场地布局与安全导向标识》

场地布局是指大型活动场地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从安全角度考虑,场地及所处的周边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场地内部功能分区、设备设施空间布置及出入通道的情况。本标准通过分析场地选择和布局的基本要求,研究场地布局安全评估内容、方法、流程等要素,提出场地布局安全评估规范。分析了安全导向标识的要求、类别,提出了安全导向标识的设计、设置原则和配置规范。

4、《大型活动安全要求 第4部分:临建设施指南》

临建设施是指为顺利进行活动所必须搭设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本标准分析了临建设施的组成,提出了临建设施设计、搭建、使用和拆除的要求,明确了主承办单位、施工单位、场地提供单位对临建设施的安全管理职责,对大型活动的临建设施安全评估的评估内容、方法、流程、报告等做出明确要求。

5、《大型活动安全要求 第5部分:安保资源配置》

安保资源是指为了维护大型活动的现场秩序和安全,活动主办方为了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而配置的人防、物防、技防的资源。本标准明确了安保资源构成、安保资源配置方式、安保人员管理制度等内容,提出了有关技术要求。



标准制定的意义


大型活动安全要求系列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有利于我国大型活动的安全评估、人员管控、场地布局和安全导向标识、临建设施、安保资源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大型活动中人员、场地、设施和资源管理的标准化,能够提高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发生,将为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整体起到推动性作用。从长远意义上来看,为减少国家损失、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