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
别再把店内码和商品条码混淆了,区别大着呢
发布时间:2016-10-31 16:26:11    点击量:1627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条码随处可见。当你在超市购买一些散装的糖果或新鲜蔬菜时,通过操作称重秤现场打印出来的条码,就是店内码的一种;当你购买一些有外包装的零售商品时,收银员只要扫一下外包装上自带的条码就能进行结账,这是通常所说的商品条码。很多人会问,都是宽窄不一的竖条纹,有什么区别吗?观察细心的小伙伴就会发现,其实它们区别大着呢!下面小编给你娓娓道来~

适用范围不同

店内码内部使用 VS 商品条码全球通用

店内码是商店为便于店内商品的管理而对商品自行编制的临时性代码及条码标识,它只能在超市自己的信息系统内使用,用于超市自己的结算、库存、配送和商品的管理。而商品条码是商品在全球通行的唯一“身份证”,使商品能够在全世界自由、广泛地流通。

 

产生根源不同

零售超市各有不同 VS 厂家采购标准统一

在零售超市中,一些散装的商品,如鲜肉、水果、蔬菜、熟食等是按基本计量单位计价的,以随机数量销售,不同的超市各有不同的商品种类和定价体系,所以其编码任务不宜由生产企业承担,只能由超市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这是店内码产生的根源;除了散装商品外,超市大部分从生产企业采购的零售商品,其外包装都需要用全球统一标准的数字标识来进行市场流通——这是商品条码产生的根源。通常来说,店内码是商品条码的补充,店内码与商品条码在超市里共存本身不是问题,还能优势互补。

覆盖领域不同

销售管理封闭独用 VS 各个环节开放共享

超市的销售管理只是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环,而一次完整的商品流通不仅包括销售管理,还包括生产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等过程。封闭性的店内码只能用于超市的内部管理,而开放性的商品条码则能适用于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商品信息透明化,能为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所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链上企业的竞争能力。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