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
明降实涨 “双十一”价格陷阱太坑人
发布时间:2016-11-2 15:23:24    点击量:1129

“双十一”就要来了!

这样一个堪比春晚和高考的全民购物日,

尽管有购物的狂欢,

却也给大家带来不少困扰,

毕竟,事后大家还得面临

这样、那样的糟心事,

唉,“又买贵了!”

“质量太次”

“实物与图片不符”

……

“双十一”前后,几乎成了网购欺诈行的重灾区。商家通过虚标价格、先涨后降等各种形式的价格套路,发布与实物不符的消费品信息等手段,引导消费者进行交易。这种恶性竞争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网购欺诈愈演愈烈


10月下旬,央视新闻直播间曾就国美在线虚构价格一事进行过报道,国美在线因涉及将原价为5399元的Apple iPhone6 Plus 16G金色4G手机标价为“原价6088元,现在直降500元”等31项价格违法行为,被北京市发改委处以20万元罚款。

事实上,在特定期间,为了谋取利益,抢占顾客资源与流量,很多商家都打着促销的幌子,干着价格虚构的事儿。去年“双11”当天,家纺品牌富安娜在天猫的官方旗舰店的产品同时都标示着“专柜价”和“双11狂欢价”,前者为原价,后者是实际成交价。但不少网售商品在专柜并未销售,即便专柜有同款,专柜的标价和富安娜官方旗舰店的标价也不同。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双11”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显示,750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了事先提价、当天降价的情况。明降实涨,设置多种价格陷阱,变相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


“双11”:禁止虚构价格


日前,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北京市发改委价监局、东城区发改委物价检查所联合召开了“双11”价格促销提醒告诫会。京东、国美、当当、美团、亚马逊、王府井百货大楼、沃尔玛、菜百等18家企业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

一,网络上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同实体店一样,自觉依法明码标价。

标价内容要真实明确、清晰醒目,价格变动要及时调整。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二,禁止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交易。

防止出现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不履行价格承诺、低标高结等价格违法行为。

其中,标示的原价属于虚假、捏造;实际成交价折后高于原价;声称“全网最低价”、“市场最低价”,但价格表示不真实、不准确,没有依据等一系列行为将被重点防治。

三,各网络零售企业应当加强价格自律。

建立和完善内部价格管理机制和纠错机制,加强对价格促销方案的事前审查,促进价格行为更加规范。

而此前,中消协也启动了2016年“双11”网购商品价格及服务体验式调查活动,将详细监测相关商品在2016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期间价格变化,具体体验送货服务情况及无理由退货情况,并重点测评相关商品质量状况等。

揭秘四类网购常见陷阱


尽管发改委、中消协等部门对于部分电商平台及企业已经采取了告诫和调查,但面对成交额已超上千亿的全民购物狂欢节,在血拼时保持清醒,避免掉入诸多价格陷阱,才是消费者目前免受损失的最好办法。那么,常见网购陷阱都有哪些?



01

收到的货物和宝贝拍时不一致


 

买到的商品不能让人满意,包括:有色差,电脑的图片有时候看起来很漂亮,拿到实物,却又不一样;二手货;尺寸问题等。

对策:找到喜欢的商品后,要充分与店主交流,确定交易商品的一些细节和邮费等问题。整个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质地、号码、功能、售后服务、有没有保修甚至全球联保(主要指电器类)等,一方面,可以争取折扣、礼物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话,可以了解商家责任心、售后服务等、甚至可以看出对方是不是骗子。


02

商品虚假打折


 

有些网站的标价动辄5折甚至3折,其实所标的原价都会比网下的要贵,而对大家耳熟能详、对价格比较清楚的产品标很低的价位,给人造成这个网站非常便宜的假相。其实多数其他商品并不合算,甚至还会超出实体店折后价,总账算下来,网站的利润非常高,消费者买得可不划算。 

对策:尽量多逛,不管网上还是实体,对你所要购买的商品行情有大概了解,如果网上购买便宜,而且质量过硬,再下手。


03

商家对所售商品不予“三包”


 

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联系商家,商家拒绝对所售商品实行三包服务。

对策:注意保存有关单据。商家送货时,应注意核对货品是否与所订购商品一致,有无质量保证书、保修凭证等,同时索取购物发票或收据,以便在遇到所购商品与广告宣传不一致时要求退货。


04

“秒杀”商品骗局


“秒杀”商品价格太诱人,平时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东西,在某一时刻,仅售1元、10元。但是,秒杀也有陷阱,比如1元抢下来的商品,却发现运费要50元,远远超标;还有部分秒杀商品居然不实行三包,没有质量保证。

对策:对于秒杀一定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秒杀的商品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浪费时间刷屏和等待是否值得;秒杀商品有无其他附加条件。


来源丨北京商报、eNet硅谷动力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