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ASTM国际标准组织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主办的“小飞机适航标准和规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斯洛文尼亚、西班牙、丹麦、中国等国内外航空和标准领域的9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民用航空局总工程师殷时军到会并致辞。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标准:创新通用航空”,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的代表Greg Bowles、ASTM国际标准组织的代表Joe Koury及中航工业301所总工程师徐明等与会嘉宾分别以“欧美轻型运动飞机和小型商用飞机的通用航空”“ASTM通用航空标准及其委员会介绍”“通用航空适航标准”等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与会代表围绕通用航空事故征候及技术发展、欧美航空器设计与认证管理条例现状、通用设计条例过去50年的法规演变、ASTM通用航空标准情况(包括轻型运动飞机、无人机、通用航空器和航空器系统)、通用航空标准作用、中国航空设计的现状和展望以及面临的挑战等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记者了解,通用航空业快速发展,急需建立标准。通用航空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通航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通用机场超过300个,通用航空企业281家,在册通用航空器1,874架,2015年飞行量达73.2万小时。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标准化体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通用航空标准建立,应突出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需创新国际合作模式,鼓励创建通用航空国际研发合作平台及国际化通用航空工程中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通用航空企业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区等政策优势,促进具备比较优势的通用航空产品“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提升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通用标准化工作应对接全产业链的需求,积极采用,重点研制具有通用航空特色的标准。
ASTM中国首席代表刘斐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研讨会,ASTM航空委员会主席和秘书长等7位美方专家代表与中国民航局总工程师等7位中方专家代表组成了强大的演讲阵容,共同研讨了ASTM通用航空系统和设计标准以及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与标准化的问题,“通过中国与世界级标准的融通,将会推动中国民航业与全球民航业的沟通和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THANKS FOR READING-
来源丨中国标准化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