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新动态
身份证“一号通”工程被列为“新型智慧城市”评价重要指标
发布时间:2016-12-26 8:46:44    点击量:1034



12月22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B/T33356-2016《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新型智慧城市这一新兴概念,终于有了科学权威的评价标准。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秘书长刘棠丽博士表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为了让市民更幸福,评价智慧城市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市民能否从中受惠。为此,《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把评价新型智慧城市好坏的唯一的主观评价权交给了广大市民,专门设置了“市民体验”这一市民主观评价指标,把公众对智慧城市发展效果的切身感受作为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占评价总分20%的权重;而在其余80%的客观数据评价指标中,占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总分37%的权重指标也都与惠民服务有关。比如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一号通”工程,被列为了智慧城市政务服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智慧城市让“群众跑腿”变为“信息跑路”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针对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解决由此造成的群众到政府办事重复提交材料、往返跑腿的不便,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标准委十部门联合发布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进一步推动部门间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作用,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证件数据、相关证明信息等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互认共享。在群众办事过程中,通过公民身份号码,可直接查询所需的电子证照和相关信息,作为群众办事的依据,避免重复提交,实现以“一号”为标识,为居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

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实现公民身份证“一号通”的同时,针对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号通”政务服务工程目前也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各部门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企业唯一的主体识别码,建立统一信息标准,通过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企业基础信息的高效采集、有效归集和充分运用,通过信息共享应用,以“数据网上行”让“企业少跑路”。


用客观数据指标反映智慧城市便民利企的“智慧水平”

为评价智慧城市便民利企的“智慧水平”,《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设置了用于评价城市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情况的三项指标,分别是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一站式办理率、网上统一入口率。其中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指标,以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除以政务服务事项总数得出的百分率为客观评价依据;网上统一入口率以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网上政务服务事项数量除/政务服务事项总数得出的百分率为智慧城市政务服务水平客观评价依据,通过可量化的客观数据,反映出该城市“一号通”工程的通达智慧程度。       

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就网络强国战略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表示,智慧城市,不仅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解决技术层面上的“数据集中和共享”,更重要的是要破除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等体制弊端给“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带来的现实羁绊。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建设实效,本质是社会治理制度的改革创新。

而针对现代化改革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做出了明确论述:“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智慧城市惠民工作建设得好不好,“一号通”工程能否处处通,关键要看相关管理部门是否把人民的满意放在了首位。


-THANKS FOR READING-


来源丨中国标准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沧州市标准化研究所 冀ICP备16014912号-1
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本网站全部或部分信息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