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动车电子标识(汽车电子身份证)国家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正在深圳、无锡逐步展开。据媒体报道,2017年1月1 日起,为消除假套牌出租车潜在的社会隐患,深圳市出租车全部强制安装汽车电子标识,深圳市交警局对未按规定安装汽车电子标识以及破坏拆除汽车电子标识的出租车将处以500 元的罚款。深圳市、无锡市借助汽车电子标识率先建立的“公交优先”交通管理系统也在稳步推进。
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体系基础建设基本完成
汽车电子标识,就是在车上安装一个芯片,实现在高速运作状态下识别到车子的电子身份,当汽车经过设置在道路上方(或路侧)的RFID读写设备有效磁场区域时,贴在车窗的电子标识自动获取读写设备发出的无线射频信号,并利用感应电流获得的能量,向读写设备回送电子标识芯片中存贮的汽车身份密文信息;读写设备对读取的密文信息进行解码并传送给后台系统。在雨雪雾等极端恶劣天气下依然可以准确识别汽车身份,可有效解决汽车号牌做假、不悬挂和遮挡问题,可以实现车辆交通信息的分类采集、精确化采集、海量采集,动态采集,是构建智慧交通应用系统的重要基础。汽车电子标识识别系统分为三个部分:标签、阅读器、后台的应用管理系统。近年来,国内有些城市为了有效识别汽车身份,已经开始在城市交通管理、收费管理当中使用高频的RFID芯片,但这种RFID是比较粗浅的,而且用的是国外的芯片,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这些系统都是地方政府自己做的,最大的问题是互通互联,汽车电子标识国家统一标准亟待建立。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正良介绍,基于以上的原因,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于2010年就成立工作组开展了机动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对RFID技术涉车应用需求、面临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搭建了室内、室外测试环境,对已有技术进行验证测试,在此基础上,2013年开始牵头制定了《机动车读写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等6项国家标准,同时联合国内主流芯片、读写设备厂商研发相关产品,相关产品在部分地市开展示范应用。为进一步规范相关设备的应用,保障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实施,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于2014年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申请制定《汽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应用接口规范》。2015年12月,标准制定项目立项批准后,交科所立即开展标准起草相关工作,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
2016年1月-8月,标准工作组持续组织各企业对汽车电子标识产品和读写设备产品进行测试,在无锡、深圳安装车辆约4万,安装路面读写设备500余台,对设备性能及功能进一步开展测试验证工作,开发后台数据采集系统,并开展车辆通行证管理、门禁出入管控和停车场管理应用测试。
2016年8月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在无锡召开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经讨论,《汽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应用接口规范》更名为《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应用接口规范》,2016年10月,正式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16年12月完成了意见公开征求工作。至此,我国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体系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为全国统一“汽车电子身份证”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的智慧城市和车联网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京津冀一体化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程实施在即
目前,继无锡、深圳之后,一个更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试点——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经过几年酝酿也实施在即。
在2014年8月和2015年1月,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发布《关于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2015-2017年重点工作规划和重大项目方案》,特别提出,公安部牵头,在京津冀开展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作,采用智能化手段提高进京车辆通行的便利性。2015年5月,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应用被列入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试点工程。
2016年10月,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在无锡召开,公安部、工信部、交通部、环保部、京津冀等各部省级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名单;讨论通过《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作方案(会签稿)》《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技术方案(会签稿)》,并提出下一步落实意见及安排。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包永强介绍,京津冀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标识安装——完成在进京车辆和部分重点车辆(运营车辆、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新能源汽车)上的电子标识安装;重点场所识读基站建设——辖区公路、城市主干道等重要场所识读基站的建设,接入管理平台,实现信息采集和系统联网联控;进京车辆核查管理——开展京津冀省际公路卡口的识读基站建设,开发跨区域进京车辆通行证管理信息交换平台,启用车辆进京通行证电子化管理,实现网上受理和审批。
包勇强表示,汽车电子标识在交通流量统计、重点车辆监管、公交信号优先、停车/门禁管理、限行限号管理、公路不停车收费等智能交通领域和公众出行服务、环保执法、交通规划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汽车电子标识的应用对打击涉车违法犯罪行为、反恐维稳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车联网中的车车通信、车路通信的信任保障基础。
-THANKS FOR READING-
来源丨中国标准化杂志社